2025年8月,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,我國60歲以上人口突破3億,每4個消費者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。與此同時,農批市場卻陷入兩難:年輕勞動力流失導致商戶搬運成本年均上漲15%,而傳統(tǒng)設計讓老年客群摔傷事故頻發(fā)。在甘肅民樂縣,一場“無人配送車進市場+動線適老化改造”的實驗,卻讓商戶效率提升60%,老年客群占比從15%躍至35%。這場改造背后,藏著中國公共服務轉型的密碼——當技術理性遇上人文溫度,如何實現商業(yè)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贏?
熱點概況:老齡化沖擊下的農批市場困局
1. 商戶之痛:人力成本壓垮利潤
在民樂縣農批市場,經營牛羊肉的商戶李建國算了一筆賬:“以前雇3個搬運工,每月工資1.8萬,現在漲到2.4萬,還招不到人?!鳖愃评Ь吃谌珖印r業(yè)農村部調查顯示,2025年農批市場人力成本占運營總支出的比例從2018年的18%升至32%,直接壓縮了商戶利潤空間。
2. 老年之困:適老化缺失引發(fā)消費流失
市場內1.2米寬的通道、陡峭的臺階、模糊的價簽,讓65歲的張秀蘭望而卻步:“上次買土豆差點摔跤,現在讓兒子網購了?!睌祿@示,全國農批市場因適老化不足導致的老年客群流失率達40%,而這部分人群恰恰是生鮮消費的主力軍。
3. 政策之變:適老化改造納入硬指標
2025年8月,國家衛(wèi)健委發(fā)布《老齡化社會服務指南》,明確要求公共場所“三年內完成適老化改造,補貼比例提升至50%”。與此同時,工信部將農批市場列為無人配送車優(yōu)先試點領域,一場由政策驅動的市場變革正在拉開帷幕。
態(tài)度觀點:雙輪驅動破解“不可能三角”
1. 無人配送車:用機器替代“消失的勞動力”
在民樂縣市場,九識智能L4級無人配送車成為“新員工”。這些載重500公斤的“鐵疙瘩”,能24小時穿梭于田間與商戶之間,單日配送量抵3名人工。更關鍵的是,冷鏈車廂將生鮮損耗率從15%壓縮至3%,讓商戶每車多賺200元。
“以前凌晨3點就要接貨,現在手機調度無人車,早上6點貨物準時到店?!笔卟松虘敉踅ㄜ姷母锌?,道出了技術對勞動力的替代邏輯。數據顯示,引入無人車后,市場人力成本下降35%,而商戶續(xù)租率從78%升至95%。
2. 適老化改造:從“生存型”到“發(fā)展型”的服務升級
改造后的市場,2.4米寬的主通道兩側裝上雙層扶手,每隔50米設置休息區(qū),智能支付終端采用48寸大屏與語音導航。這些設計并非“炫技”,而是精準匹配老年需求——大數據顯示,60歲以上客群采購高峰在上午9-11點,且對根莖類蔬菜偏好度高,市場據此設立“銀發(fā)特惠專區(qū)”,相關品類銷量增長25%。
“現在扶手、休息區(qū)、特惠區(qū)一應俱全,我每周要來買三次菜?!睆埿闾m的變化,印證了適老化改造的商業(yè)價值。市場管理方丁銳坦言:“這不是成本負擔,而是吸引銀發(fā)消費的關鍵?!?/p>
3. 雙贏邏輯:效率提升反哺服務升級
無人車節(jié)省的物流成本,被投入到適老化改造中;而適老化改造帶來的客流增長,又為無人車提供了更多應用場景。這種“技術降本-服務增值-客流擴容”的循環(huán),打破了公共服務“要效率就沒溫度”的魔咒。
商務部專家指出:“民樂模式證明,老齡化社會不是負擔,而是推動服務創(chuàng)新的契機。當60歲成為消費主力軍,誰能精準適配他們的需求,誰就能贏得未來。”
行業(yè)應用:從地方實踐到全國標準
1. 技術適配:無人車的“農村包圍城市”路線
九識智能CEO張偉透露,其無人車已在全國50個縣域市場落地,關鍵在于“三低一高”策略:低成本(單臺造價12萬)、低門檻(無需專業(yè)司機)、低維護(云端遠程診斷)、高適應(能爬坡、能涉水)。這種策略讓技術真正下沉到縣域經濟。
2. 模式復制:政府補貼撬動社會資本
民樂縣采用“政府補貼30%+商戶自籌40%+企業(yè)投資30%”的混合模式,既避免財政壓力,又調動各方積極性。類似的,江蘇推行“一戶一策”適老化改造,經濟困難家庭可獲全額補貼;山東則對購買適老化產品的老人給予30%價格補貼。
3. 標準輸出:從“經驗”到“規(guī)范”的跨越
2025年9月,全國農批市場適老化改造標準將出臺,明確通道寬度、休息區(qū)密度、智能設備交互標準等28項指標。這意味著,民樂的“土辦法”即將成為全國的“硬規(guī)則”。
商業(yè)模式:銀發(fā)經濟催生新生態(tài)
1. 數據變現:從“賣菜”到“賣需求”
民樂市場通過無人車運輸數據與老年消費數據,構建起“生鮮供應鏈+銀發(fā)消費圖譜”。某電商平臺愿以每年200萬購買這些數據,用于精準推送保健品與家用醫(yī)療器械廣告。
2. 服務延伸:從“市場”到“社區(qū)”
改造后的市場增設“銀發(fā)服務崗”,提供代查價格、協助搬運等服務,年服務收入超80萬元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市場與社區(qū)養(yǎng)老中心合作,推出“買菜+送餐+健康監(jiān)測”一體化服務,客單價從30元提升至120元。
3. 品牌溢價:從“低價”到“品質”
適老化改造后,市場內“有機蔬菜”“低糖水果”等專區(qū)銷量增長3倍。商戶劉芳的“適老食材店”通過認證,價格比普通攤位高20%,卻仍供不應求。“老年人更愿意為安全、便捷付費?!彼f。
結語:老齡化不是終點,而是新起點
民樂縣的實踐揭示了一個真理:在老齡化社會,公共服務轉型不能靠“頭痛醫(yī)頭”,而需構建“技術-服務-商業(yè)”的閉環(huán)。當無人配送車解決效率痛點,適老化改造拓展消費場景,市場不僅贏回了老年客群,更激活了銀發(fā)經濟的無限可能。
正如國家衛(wèi)健委專家所言:“全齡友好不是妥協,而是通過精準服務釋放各年齡層消費潛力?!边@場改造,終將推動中國公共服務從“生存型”向“發(fā)展型”躍遷。
友情提示: 軟盟,專注于提供全場景全棧技術一站式的軟件開發(fā)服務,歡迎咨詢本站的技術客服人員為您提供相關技術咨詢服務,您將獲得最前沿的技術支持和最專業(yè)的開發(fā)團隊!更多詳情請訪問軟盟官網http://www.greendata.org.cn獲取最新產品和服務。



